王晓昕官方网站
http://2622.diaosu.cn
王晓昕首页>文章>正文

浅论西方现代艺术之于中国

更新时间:2024-12-27 08:25:46 作者:王晓昕

       对于不断发展的当代中国美术而言,以往那以单一的写实主义为特征的带有明确内部规范性的艺术标准,已经显得僵化与保守。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影响在中国的不断扩大,这种机械落后的审美准则必将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格局中逐渐溶解和消亡。但是,长期以来,在文化界一直错误的否定西方现代艺术,认为西方现代艺术不适合中国;不认可中国当代具有现代艺术品格的作品;更有甚者,盲目的宣扬与夸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借复兴传统文化的幌子来全盘否定西方现代艺术的观点和理念。这就使我产生了疑问,西方现代艺术真的是那样一钱不值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历程,不也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直接或间接的)的过程吗?现在学院派讲究的各种创作技法和理论原则不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吗?带着这些疑问,回顾中外艺术史,使我们的视线逐渐清晰明朗起来:我们要理性的看待西方现代艺术的各种思潮和理念,现代艺术并不是西方的专利,中国需要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成果,结合传统艺术的精髓,形成自己的理论和体系。

一、西方现代艺术是近现代西方工业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谈到西方现代艺术,就不得不提及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一部西方现代艺术史就是从他开始写起的。塞尚出现以前欧洲艺术是以“再现”为标准的,艺术家试图以真实的自然为模本,描摹出一个真实的自然;塞尚的出现使得西方艺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他将西方艺术从宗教与政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注重“画什么”“画的像与不像”,而将“怎样画”的课题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追求的是“形式主义”,换句话说就是“为艺术的艺术”。形式主义听起来空洞无物、没有意义,但只要知道塞尚的那句名言——“要用圆柱体、球体和锥体来描绘对象”,我们就知道塞尚的绘画带有几何学研究性质。他的形式主义并非胡涂乱抹,随意而为。事实上,从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到荷兰风格派、表现主义、构成主义、光效应艺术、机动艺术等形形色色的抽象艺术,许多现代艺术流派的名称和内涵都表达的是科学的主题,既使是追求非理性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艺术也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即精神分析学和梦幻心理学作为依据。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史弥漫着浓厚的科学主义色彩,而科学主义正是近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表征之一。

    西方现代艺术在1910年前后形成一种完全独立于自然之外的抽象主义(Abstractionism)艺术。从这时起,抽象艺术某种意义上就变成西方现代艺术的标志。正如某位西方艺术史家指出:“这是一个科学和机器的时代,而抽象艺术正是这个时代的艺术表达。”人们公认,抽象艺术因为其能够充分体现了工业文明时代的特有精神而成为20世纪西方最典型的艺术样式。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抽象艺术与写实艺术是那样面目迥异,但两者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从本质上看,西方写实艺术与抽象艺术都是理性主义的产物,只不过抽象艺术更加激进,更能体现出近现代西方工业时代的品格。写实艺术描绘的是看得见的外在的真实,而抽象艺术揭示的是看不见的内在的真实。现代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不仅使物质世界和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将艺术带到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许多抽象艺术家宣称他们描绘的是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宇宙的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确,我们凭肉眼看不见宇宙星际间的结构,也看不见细胞、病毒、分子、原子和电子的形态,但这些在工业文明之前人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想都未想的东西,都被现代科学证明是客观的真实存在,也正是它们带来了现代工业文明。毫无疑问,以抽象艺术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艺术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充分体现了工业文明时代的特有精神。

二、现代艺术:中国当代文明进程的必然选择

    回首中国美术现代化的百年历史,中国一直在学习西方,但始终将现代艺术排除在主流艺术之外。本世纪初,国难当头社会动荡,中国美术出于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选择了西方的现实主义美术作为发展目标,事实证明,这在当时极具进步意义。然而,当以具象写实为特征的现实主义美术在中国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西方艺术却是以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立体主义、野兽派为代表现代艺术为主流,老眼昏花的写实主义已经被排除在现代艺术的大潮之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以徐悲鸿为代表的那一代西学归来的艺术家,虽然开创了一条时候当时中国国情的美术之路,但却始终以一种矛盾的心态来对待西方现代艺术,传统文化积淀的无形束缚使他们放弃了现代艺术的变革精神,而选择了一条西学的折衷道路。从建国后到七十年代,中国的现实主义已经完全背离了其原有的本质,逐渐演变成一种样式化的写实主义,而且由于政治的全面介入,艺术的本质意义已完全消失,艺术的自律性被完全忽视。特别是在文革的十年中,中国美术的矫饰主义风行,概念化、标准化的简单模式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艺术完全丧失了自由,沦为政治的奴婢。在这期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步伐并没有停止,但这一次目标依然不是现代艺术,而是对苏俄写实主义的迷恋,使得艺术作品的情节性成为艺术鉴赏的首要标准,即“内容决定形式”;而实际上这条原则已经演变为“内容决定一切,形式已经毫无话语权”。在这期间,系统学习西方现代艺术并致力于中西合璧的艺术家诸如:林风眠、吴大羽以及他们的学生吴冠中等或被打成右派,或不受重用郁郁不得志,失去了现代艺术的最后声音。到了八十年代以来,原本在中国已经销声匿迹的西方现代艺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渐复苏,西方现代艺术的所有形式都被作为创造的力量,加以重视和借鉴,自八五新潮以后,中国美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进程,十几年来不断涌现出佳作,不断向观众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应该看到,这种繁荣依然是表面的,美术界的权威从来没有真正关注和承认现代艺术,现代艺术在中国依然不是主流艺术,许多看似红火的现代艺术展依然属于民间活动,不成大的气候。纵观历届全国美展,也没有哪一件获奖作品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品格。现实主义依然当仁不让的成为美术界的主宰。

    难道中国真的不需要现代艺术吗?如前所述,现代艺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现阶段我国所处的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建设工业文明、发展经济需要理性与科学,生产力的提高来自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建构了高度的工业文明必然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有所体现,这就是现代艺术。西方现代艺术史告诉我们,艺术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它应该、也可以给社会和民众提供理性主义和科学的观念和思想。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科学技术成果,但对这些科技成果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要做到正确利用都不容易,更遑论在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这样说来,现代艺术的普及又会反过来促进科学的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先进文化的竞争,创新则是每一种先进文化的共同核心。西方的现代艺术运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极具变革精神的运动,他的本质也是创新,这使得它与生俱来的具有一种先进性,从而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时代精神不谋而合。

三、西方现代艺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当如何选择

    答案很简单,走中西合璧之路。事实证明,现代艺术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西方现代艺术毕竟产生于西方,其历史渊源、文化脉络、社会基础甚至地理环境都与古老的中国完全不同,而且,并不是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所有因素都是正确的、都能为我所用;反过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在西学过程中曾经是现代艺术受到抵制的拦路虎,但总的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具有很多西方文化所不具备的优点,比如:综合的思维模式、讲究普遍联系、强调对立面的渗透与协调等。这些优点都可以与西方现代艺术融合、协调,从而产生一种适合中国当代文明进程的现代艺术,亦即“打上中国烙印的现代艺术”。

    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经历了诸多风雨和坎坷,但是在新千年伊始依然没有能够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回顾艺术史,我们发现中国(主流艺术界)从未正视过西方现代艺术这个庞然大物,依然固步自封的迷恋着过分样式化的所谓的现实主义。如前文所言,西方现代艺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中国的艺术界也应该从这个现象中得到启示,我们应该重读西方现代艺术,取其精华,融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走中西合璧之路,形成自己的体系,真正实现美术的现代化。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